专题专栏
首页 > 开云(中国) > 专题专栏

水利人物(4)

日期:2021-04-28 浏览量:2630 次
范仲淹       
宦海浮沉   疆场驰骋治理太湖   十年不断
     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这是北宋政治家、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千古名言,也是他一生忧国忧民、曲折经历的真实写照。
       范仲淹(公元989-1052年),字希文,苏州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。他的文治武功虽然突出体现在变改朝政、捍御边隅方面,但他在兴修水利、治理水旱灾害方面也作出了不朽的业绩。在苏北,他主持修建了被后世称为“范公堤”的海堰;在苏南,他又主持疏浚了太湖地区的港浦,并对太湖的治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。
       天圣元年(公元1023年),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(今东台县西)盐官。他目睹“风潮泛滥,淹没田产,毁坏亭灶”的情景,心如火焚,提出了修建捍海堰的建议,得到转运副使张纶的支持。但当时正值勤北宋王朝在对辽和西夏战争屡遭失败。困难迭起之际,因而范仲淹的建议遭到一些官吏的反对。他们说,堰虽可挡潮,也会造成内涝。张纶争辩说,海潮之患十分占九,而内涝之患十分占一,“获多亡少,岂不可耶!”张纶将范仲淹的建议上奏朝廷,在奏疏中还附了一束灾区饥民吃的野草,并推荐范仲淹担任兴化令,总负责这一工程。仁宗皇帝终于准奏。
       二年秋,范仲淹征集通、泰、楚、海四州民夫四万多人,破土动工。不久,“风雪大至,潮汹惊人,夫役散走,旋泞而死者百余人”,工程遇到了挫折。事故发生后,“道路蜚语,谓死者数千”,于是反对者又起:“堰不可成”。朝廷遣中使追究责任,并暂停施工。后又派淮南转运使胡全仪实地查勘,决定是否继续兴工。胡全仪认为修堰之事“必成之”,也竭力支持范仲淹的意见。四年,范仲淹因母丧回籍,行前他仍惦记着海堰工程,特留书张纶,言恢复海堰之利,坚定张纶之志。
       北宋景佑元年(公元1034年)六月,范仲淹任苏州知州,又开始治理太湖。
       范仲淹在以后的十多年里,宦海浮沉,驰骋疆场,出将入相,但他治理太湖之心却未曾支怀。他认真研究了江南圩田古制,总结古今治理太湖的经验,结合自己景佑年间的治水实践,提出了“修围、浚河、置闸,三者如鼎足,缺一不可”的治水主张。他建议:“每岁秋,要敕下转运司,令辖下州军吏民各言农桑利害,或合开河渠,或筑堤堰陂塘之类”,于每年二月间兴役,半月罢工,并将其水利功绩上报。
       范仲淹总结古今治理圩区的经验,提出的“修围、疏浚、置闸”的治水实践又前进了一大步。解决了蓄水与泄水、挡潮与排涝的矛盾,不失为治理太湖的一种好方法。(北宋)